? ? ? ?
溫馨提醒,專業技術文章需耐心閱讀:——限抗不會影響把豬養好,限抗可以使豬場回歸“養”豬,把豬養的更好!
養豬的本質是“養”,養,即飼養、護養、馴養、調養、營養。豬場采用清潔、綠色、健康、高效的養豬模式,真正回歸“養”豬,一定能加速我國飼料中無抗化、養殖端減抗、限抗、禁抗化的進程,同時有利于非洲豬瘟和其他疫病的防控。
①提高飼養水平,滿足豬的生活需求
豬的棲息環境異常復雜,包含非生物性因子和生物性因子。棲息環境中的非生物性因子是決定豬能否生存的首要條件,是影響豬體健康的第一因素,不適宜的非生物性因子或非生物性因子的變化可能導致生物性因子的變化。比如,不良環境導致的應激可使豬群的免疫力下降,在亞健康的基礎上誘發傳染病。而營養豐富、無毒、新鮮的飼料和適宜溫度、濕度、密度、通風(氣流)、光照的生活環境,讓豬吃好、喝好、睡好、住好、玩好,構成豬良好的棲息環境,減少逆應激的產生,則可以大大降低生物性因子的作用。因此,了解豬的生物學特性和行為學特點,加強豬場日常管理,滿足豬只的生理、生活、生長、繁殖需求,這就是養豬,就沒有必要大量使用抗生素。
②提高護養水平,滿足豬的生理需求
豬自身有防御疾病的機體屏障,包括皮膚黏膜和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吞噬細胞、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等三道防線共同構成。養豬,是要保護這三道防線,想方設法提高這三道防線的屏障功能,更不能去破壞這三道防線。
在養豬生產實踐中,有許多不正確的養豬方式會導致黏膜損傷,比如:不正確的帶豬消毒、不正確的飲水消毒、燒堿和生石灰的不當使用,豬舍內有害氣體濃度過高,接產不當、子宮沖洗不當,飼料品質低、營養不平衡或缺乏,濫用抗生素導致菌群失衡,免疫力下降,濫用抗生素造成胃腸道反應,支原體肺炎和萎縮性鼻炎的侵襲等。非瘟常態下,許多豬場非常重視帶豬消毒、飲水消毒,有的豬場一天幾次開展帶豬消毒,有沒有考慮帶豬消毒的消毒劑對豬鼻腔黏膜、眼結膜的損傷?飲水中長期添加高濃度的氯制劑、碘制劑等化學消毒劑對鼻腔黏膜、口腔黏膜會不會造成損傷?豬舍內鋪滿生石灰對鼻腔黏膜、口腔黏膜、眼結膜會不會造成損傷?有的豬場為了預防子宮內膜炎,凡分娩后即進行子宮沖洗,脆弱的子宮黏膜能承受冰冷的沖洗液、高濃度的消毒液嗎?
在養豬生產實踐中,有許多不正確的養豬方式會導致皮膚損傷,比如:硬而粗糙的地面、新鋪的混凝土堿性地面、生銹的漏縫地板、鋒利或縫隙大小不適宜的漏縫地板,微量元素鋅、某些維生素和必需脂肪酸的缺乏,帶豬消毒時消毒劑選擇不當或使用濃度過高,疥螨等搔癢引起的皮膚擦傷、口蹄疫引起的蹄部口腔潰瘍、各種原因引起的異嗜和豬只之間爭搶形成的咬傷,吸血昆蟲叮咬以及采血、注射、剪齒、斷尾、斷臍等引起皮膚損傷。由寄居在皮膚和黏膜表面的正常菌群組成微生物屏障,這些菌群通過與病原體競爭結合上皮細胞和營養物質的作用方式,或者通過分泌某些殺、抑菌物質對病原菌產生屏障作用。濫用抗生素的結局是破壞了這道微生物屏障,造成機體免疫力下降,反而容易感染疫病。
③提高營養水平,滿足豬的健康需求
“營”即“謀求”,“養”即“養生”,“營養”即動物機體通過攝取飼料,經過消化、吸收、代謝和排泄,利用飼料中的各種營養素,調節機體生理功能,維持正常生長、發育和防病的過程。豬對營養的需要包括維持需要、生長需要、繁殖需要、抗病需要等。
優質生物發酵飼料中豐富的有機酸,降低了胃腸道pH值,改善消化道酸堿環境,抑殺飼料中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蟲,有效解決了其對腸胃黏膜的傷害,促進消化酶的分泌和有益菌的繁殖。
優質生物發酵飼料中β-葡聚糖、甘露寡糖、小肽、氨基酸、維生素、細菌素等代謝產物具有固筑口鼻黏膜屏障,增強黏膜免疫功能;具有激化單核細胞,提高免疫屏障功能和健康水平,提高堵截病原微生物侵入機體的能力。
優質生物發酵飼料中大量高活性有益微生物,在腸道內吸附增殖,改善腸道微生態環境,促使腸道功能健康穩定。大量有益微生物還能有效吸附并中和部分霉菌毒素、嘔吐毒素等有毒有害物質,減少對動物健康的損傷。
優質生物發酵飼料因為其較高的消化利用率,顯著減少了動物糞便中氨氮物質的含量,降低糞污的排泄量,降低豬舍內氨氣、硫化氫等有毒有害氣體的含量,減少環境污染,減少蚊蠅孳生。維生素A、B2、C、D、E、煙酸、生物素均與維持皮膚的完整性、保持豬的呼吸、消化及生殖系統黏膜的正常功能有關。因此,提高營養水平,不僅要滿足維持需要、生長需要、繁殖需要,還要滿足抗病需要,滿足豬的健康需求。